新闻 中心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湖北观察|解码东湖科学城:再造一个“中国光谷”的创新马达

2022-02-24 15:02

(转载自21世纪财经)

近日,武汉市政府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发展首位度进一步提高”。

作为武汉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东湖高新区(简称“中国光谷”)自1988年创建至今,一直被委以重任。2021年,东湖高新区的GDP为2401亿元,成为武汉首个GDP跨过两千亿元门槛的区。按照5000亿元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GDP要实现翻倍,意味着再造一个光谷。

如何实现?《行动方案》中提出,加快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大力创建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科学城是科技创新的一张重要名片,意味着要卷入全球市场,吸引最前沿的科技创新要素。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别对应的核心载体为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

在湖北,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向东连接鄂州、咸宁、黄冈、黄石,形成延展百余公里的“创新策源地”。从规划来看,东湖科学城的建设,意味着湖北正在布局长达30年的未来。

补上基础科学研究短板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武汉之外,杭州、南京、成都、重庆等十多个城市都提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明确了将建设科学城作为主要创建载体,并积极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鼓励更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入驻,从而形成更为庞大的基础科学平台和科研创新环境。

在以往各地提出的科技创新路线图中,因投入高、回报慢且难以量化,基础科学研究往往不受重视。但放眼世界经济版图,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科学研究前移,基础科学研究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

以风投频频出圈的安徽合肥为例,曾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并不突出,正是从中国科技大学落地后开始积累基础科研的优势,凭借数十载执着做强基础研究,培育产业、吸引人才,打造出一片创新发展的广阔天地。目前,合肥创新能力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第10位,城市基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位居全球第19位。

此外,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中“开发时间最短、原始创新最足”的区域,其定位就是专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武汉从2017年就开始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直未能如愿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形成“空间分布上集聚、研究方向上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是目前代表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这些平台立足于基础研究,属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力图在世界前沿实现突破,从源头上解决“卡脖子”问题。

东湖科学城攻坚突击队队长陈华奋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的科技基础设施非常充足,坐拥89所高校、95家科研院所。这个优势带来的客观制约就是,科学资源在区域空间上较为分散,没有形成有效的集聚效应。

东湖科学城的建设正是弥补了湖北这一短板。《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了弓箭型七大功能区布局规划,将在最南端,也就是东湖科学城的核心区光谷科学岛,布局大设施集聚区,将未来新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两大集群布局在此。

陈华奋表示,光谷科学岛的建设借鉴了怀柔科学城“集聚建设、开放共享”的原则和思路,按照“聚集区域建设、聚集创新要素,提高集中度和显示度”的要求,围绕物质、信息、生命、材料、地球和环境等领域精准布局。

去年,东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5大湖北实验室挂牌运营,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按照《湖北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试行)》,东湖科学城以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为主体,立足优势学科和自主核心技术,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湖北实验室,并形成“一家牵头、多家合作的”的运营模式。

挑战政产企学研融合难题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为1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在稳步推进基础研究的同时,原创成果与就地资源如何深度融合,实现“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仍然是各地科创发展中都面临的挑战。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穆荣平表示,各地需要将科技创新与本土特色结合起来,寻求差异化发展。

相比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中产业基础较弱的劣势,东湖科学城的建设立足于光谷30多年的产业布局和创新优势。

从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第二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等“特殊身份”,到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谷已经形成“光芯屏端网”和生命健康两大产业集群,这也是湖北省全力打造的两大万亿产业集群。

陈华奋的另一个身份是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未来科技城是东湖科学城的核心区域,从零起步建设至今,已经集聚了一批国家战略项目、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产业集群,多项经营指标都居东湖高新区前列。目前,仅未来科技城就有16家世界500强企业、20家央企。

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政产企学研融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光谷正在创新机制以解决难题。《行动方案》中指出,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行“先赋权后转化”模式,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试点;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等一批中试熟化平台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

同时,支持东湖高新区学习借鉴和推广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做法,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运营、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推进实施一批创新改革举措。

从目前光谷产业发展的链条来看,这一路径经受住了市场考验。比如“北斗大厦”所在的武汉导航院北斗产业园区,聚集了刘经南院士领衔的北斗行业国际化专业团队,研发出国内首款40纳米北斗智能芯片,也形成了包括北斗芯片设计、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北斗终端及运营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与此同时,在一定产业基础上建设的东湖科学城,还要解决“新老结合”、“重复建设”等问题。

陈华奋表示,东湖科学城在空间结构上布局了7大功能区,“集中建设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其中,大设施集聚区、实验室集聚区、科教融合园区等三大功能区聚焦科学价值和技术价值创造;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区、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聚焦经济价值和社区价值创造;创新创业示范区聚集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价值融合创造,强调价值创造的增值循环。

加速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去年以来,《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磅文件的相继出台,中部地区再一次站上崛起的风口。

从国家战略看,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回顾此前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批复,前三个即北京、上海和合肥,皆以单一城市为载体,但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模式,在2019年表述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而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又明确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这一范围扩大到更多城市。

湖北从全省高度,提出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正是把科技创新的视野,从光谷提升至武汉都市圈,乃至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从光谷出发,横贯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五市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兜起了半个武汉城市圈。数据显示,2020年,武汉城市圈拿出690多亿元,投向R&D经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近2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56万件,高于成都都市圈、重庆市和长株潭城市群。

不过,与长三角等地提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相比,陈华奋直言,武汉科技创新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资金实力不够雄厚,资本市场相对不够活跃;国际化程度不高,亟待解决高端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的问题;同时,运行管理机制也迫切需要提升。

但这并不意味着永远是短板。

2月23日,记者从光谷科学岛建设现场了解到,未来,这里将建设图书馆、咖啡馆、未来博物馆、孵化器等科技文化基础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工作圈,24小时不间断公共服务体系和多样化住房体系,实现契合科学家需求的公共服务。

同时,《行动规划》中指出,支持东湖高新区对顶尖人才可采用“一事一议”方式引进,支持经费按照市区1∶1予以保障。设立10亿元光谷“合伙人”引导基金,引导创投机构投资,助力人才企业成长。支持东湖高新区筹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打造银行、证券、保险和租赁等全牌照科技金融体系,积极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等。

学习平台 科投社区
返回顶部
给我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